医耘科技联合生物谷发起的“华医榜·2024类器官产业青云榜”于3月7日在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上重磅发布(点击查看类器官产业青云榜具体榜单内容)。
在此背景下,华医研究院专访了本届类器官产业青云榜三家上榜企业代表:大橡科技、模基生物、近岸蛋白,请他们结合各企业发展就目前类器官企业及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探讨。我们将本次专访整理成了文章,带领读者一同了解三家企业的现状,以及他们在类器官领域的发展布局规划,并从中窥探类器官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希望这次专访能为类器官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请您简单介绍下您的企业。
大橡科技专注于类器官及类器官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创始团队来自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经验。目前企业的主要业务方向包括与药企合作的药物研发、精准医疗以及基础科研等服务。
请您结合企业的发展说说您觉得企业外部环境、企业产品实力、商业化策略、企业团队建设和企业融资及财务实力中哪个要素最重要?
首先当然是政策支持,因为必须有政府政策支持才能有与下游企业合作的基础和依据;其次是经济环境,客户手里没有资金就无法产生订单需求。对于企业内部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商业化策略,然后还要综合考虑客户关系维护、市场拓展、产品定位;现阶段产品研发的重要性还是排在商务之后的。因为现在企业不缺乏好产品了,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推广、如何稳健快速地拓展市场。
您企业的拳头产品是什么?
企业的拳头产品是类器官芯片,我们是做芯片起家的,3D类器官均一性、稳定性更好,流体芯片更方便于构建其他生理模型,这样细胞分化更好,仿生度也更高。虽然肿瘤类器官的流体参与不多,但其他模型(比如消化道)对流体的要求却很高。
目前市面上有哪些竞品企业?您觉得与这些公司相比,您的企业有哪些优势?
大橡科技与创芯国际、丹望医疗一直都存在着竞争,而我们的优势在于类器官芯片的价值。和创芯国际业务方向不太一样,我们做ToB业务较多,也不是特别偏重ToC业务布局。我们做临床的现金流更多,所以在ToC的市场规模上不如创芯国际,但我们有芯片技术,而且在ToC的质量和数据上我们并不逊色于创芯国际;另外丹望医疗虽然砍掉了ToC业务,但在ToB业务上,我们的业务量还是丹望医疗的5-6倍。
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资本寒冬,您的企业是如何应对这个寒冬的?另外,您的企业在今后几年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公司战略上,短期不会建很大的分公司,发展重点会放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和扩建工作;产品布局上,我们会针对更多疾病进行深度研发类器官产品和服务,虽然肿瘤需求不再火热,但对非肿瘤疾病来说,类器官建模、机制研究、药物开发仍然是未来五年内的开发方向,所以从长期来看我们的产品在再生医学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请您简单介绍下您的企业。
模基生物是中国首家提供类器官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我们致力于3D类器官培养原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升级,主要产品包括基质胶、类器官培养基以及全流程操作试剂盒,另外我们也和很多药企保持着药物筛选相关方面的合作。
请您结合企业的发展说说您觉得企业外部环境、企业产品实力、商业化策略、企业团队建设和企业融资及财务实力中哪个要素最重要?
我们认为企业的产品实力最重要。正是因为我们的基质胶和类器官培养基产品质量过硬,才能获得业界的广泛好评,2023年才能实现2600多万的营收。
您企业的拳头产品是什么?
企业的拳头产品是基质胶,现在我们共有10余种类型的基质胶,包括标准型、低生长因子型、高浓度型、干细胞型、类器官专用型等等。我们对每种基质胶产品都会做三种类器官验证,然后不断优化提升产品质量,目前企业的基质胶营收占比达70%-80%。
您觉得模基生物的基质胶产品相对于市面上其他竞品有哪些优势?
我们是国内首家专注做基质胶的企业,现在赛道里的竞争对手较少。我们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不断优化产线和基本原材料,让基质胶和类器官培养基的产品质量保持赛道领先水平。
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资本寒冬,您的企业是如何应对这个寒冬的?另外,您的企业在今后几年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企业成立于2021年年底,当时行业内做基质胶和培养基这个赛道并不拥堵,这几年,我们也在不断增强技术和提升产品质量,除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功搭建了科研服务平台外,我们的类器官培养体系也在不断成熟,先后为终端培育了200多例样本,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对类器官和基质胶产品进行着优化。未来我们将会继续提升产品质量,推出更多产品,满足更多客户需求。
请您简单介绍下您的企业。
近岸蛋白是一家主要从事于重组蛋白行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拥有上万种重组蛋白的开发经验,mRNA原料酶及试剂在国内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
请您结合企业的发展说说您觉得企业的战略、产品、竞争、商业、团队、价值中哪个要素最重要?
对近岸蛋白而言,产品是最重要的。为此,企业也积极搭建了类器官验证平台,并通过这些应用验证平台指导研发。
您企业的拳头产品是什么?
公司现在主要产品和业务是重组蛋白方向,类器官所占比例还比较小,不过我们也正在积极地构建类器官体系。
请问企业是基于哪方面考虑,决定进入类器官市场的?
因为在验证产品、开发新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发现我们也能逐渐做到类器官技术的培养,所以从原料供应的角度来讲,原料控制就是我们企业的主要优势。
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资本寒冬,您的企业是如何应对这个寒冬的?另外,您对于您企业在今后几年的发展有哪些规划?
我们企业在类器官赛道还未做长期规划,短期内,企业不会做具体的类器官服务,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还是在技术的输送服务和产品上,另外近岸蛋白品牌的数字化推广也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
结语
作为类器官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如大橡科技和模基生物,始终在类器官领域坚守和前进,不仅深耕在各自的细分赛道上,而且也积极开发类器官领域更先进、更具价值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探索类器官领域在临床应用场景上的更多可能性。而随着类器官技术的快速发展,类器官也在生物医药行业展现出可观的应用场景,并且已经吸引了一大批药企的目光,如近岸蛋白,未来还会有更多新面貌、新企业不断入局,或许这些企业将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实现后来居上。
一个全新的产业新方向已经起步。未来华医研究院将持续关注类器官行业,为类器官行业的蓬勃发展献策献力。
*根据访谈内容整理,如有出入,请与作者联系。
来源:华医研究院
研究员:孙宇阳
编辑:杨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