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指数 行业洞见 新闻报道

载药微球行研报告-聚焦新一代载药微球技术

2022.07.26

华医研究院 | 载药微球行研报告-聚焦新一代载药微球技术

 华医研究院 医耘科技 2021-11-12 08:00

01

 载药微球定义



微球是药物在聚合物基质中分散或吸附而形成的小球状实体,颗粒尺寸一般在1μm~250μm之间,大的可达800μm以上。在医疗领域,基于底层技术衍生的注射微球、栓塞微球、IVD微球等在药物制备、搭载输送、分析检测等领域均存在广泛的运用前景。


目前,载药微球由于其很好的栓塞以及药物缓释效果,已经在临床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在DSA(血管造影)下,经注射进入体内后,一方面通过对肿瘤细胞主要供血动脉进行栓塞,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效果;另一方面,微球所搭载的药物靶向针对癌细胞,在体内缓慢释放,维持病灶部位的血药浓度,从而延长药物半衰期,实现长效缓释,对于患者而言可充分降低给药频率,改善顺应性。


图1:显微镜下的载药微球

image.pn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华医研究院




02

载药微球作用机理

 


载药微球通过离子键(主要)和氢键作用与阿霉素等抗肿瘤药物结合,到达病灶后通过离子交换机制缓慢释放药物,药物吸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除通过异电荷吸引形成的离子键和分子间的氢键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化学反应。微球和药物分子彼此相互稳定,均保持其各自的物理化学特性。到达人体后,由于体内PH值等其他因素的改变,离子键开始解体,药物被缓慢释放,达到长效治疗并栓塞堵死的双重治疗效果。


目前制作载药微球的材料大都带有负电荷,通过离子键的结合,只能搭载带有正电荷的药物,比如表阿霉素、吡柔比星、伊立替康等,较为局限。


图2:载药微球离子键结合图

image.pn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华医研究院




03

载药微球临床应用场景



在肝癌治疗中,介入治疗通常被作为首选方案,肝脏由于接受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供血(正常肝细胞的血流70% ~90%由门静脉供应,而肿瘤组织的血流95%由肝动脉供应),在微球栓塞时,只需要针对性将肝癌细胞的肝动脉堵住,使得血液不能有效地流向肝癌细胞,便能起到饿死肝癌细胞的作用,使得栓塞化疗既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又能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载药微球目前在肝癌中被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在临床上一般使用2-3瓶载药微球,便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载药微球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应用场景通过改进可以拓宽,目前在胆管癌或者结直肠癌肝转移领域已初步积累起一些临床研究,其未来的市场想象空间较大;恒瑞也已经启动了CalliSpheres治疗肺癌的临床试验,相关试验已在上海、山东、河南等地开展


现在国内已经有医生开始把不可降解微球拓展到别的癌症适应症上,比如非小细胞肺癌和一些软组织肉瘤,但目前仍只是少量使用。此外,随着分子靶向药和免疫治疗领域的不断探索,对TACE联用其他方式的研究也将可预见地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04

载药微球与其他介入栓塞方式对比



目前,在肝癌栓塞治疗中,通常有两种栓塞方式:C-TACE和D-TACE。


图3:C-TACE和D-TACE

image.pn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华医研究院


肝癌栓塞传统C-TACE是通过化疗药物同碘化油乳化后经肝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给药(肿瘤供血动脉),再联合使用颗粒栓塞剂如明胶海绵等栓塞动脉血管;研究报道C-TACE使用化疗药物及碘油混合乳化再同时联合栓塞,较不加栓塞剂有更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肿瘤坏死更加彻底、及更长的生存时间。目前C-TACE常用的药物为单药或联合用药,如阿霉素、表阿霉素及铂类。由于C-TACE价格较便宜,在整个TACE治疗中市占率大概在70%。


而D-TACE则是通过微球搭载药物,也就是载药微球,起到栓塞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效果,目前作为肝癌的一线治疗手段。据大量临床研究论文表明:载药微球介入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相较于c-TACE可以显著减少化疗药物到达全身循环所需的剂量,同时还能显著减少化疗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由于其更好的临床数据及效果,D-TACE被认为是最佳的介入治疗手段,但由于其价格相对高昂,单瓶价格大概在2万元左右,目前市占率相对较低,大概在30%。



其他介入栓塞如Y90放射性微球:


TARE(放射性栓塞)的历史可追述到19世纪60年代,其在肝癌的应用甚至早于TACE。由于操作繁琐、价格昂贵、环境污染等原因,至今仍未广泛应用。


目前,上市的放射性微球有SIR-Spheres®和TheraSphere®,分别是90Y树脂微球和90Y玻璃微球,可产生β-射线,半衰期64.2 h,在组织中的平均射程为2.5 mm,最大射程为11 mm。SIR-Spheres®和TheraSphere®的直径分别为20~60 μm和20~30 μm,几乎没有栓塞作用。因此,TARE对肝功能的影响较TACE小,可用于门静脉癌栓(但肝功能较好)及TACE失败/抵抗的患者。


对于中期肝癌,TARE与TACE的优劣尚无大样本RCT研究。在实施TARE前,应进行肝动脉造影和99m锝-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实验,无明显动静脉分流且肺分流量小于20%的患者才适合TARE。这类栓塞方法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远大医疗曾收购海外一家介入治疗公司,一起研发Y90栓塞微球,据报道,9月23日,在海南一家医院已成功完成Y90治疗肝癌临床手术,目前,该产品正在报批FDA,在临床上仍处于早期阶段。




05

载药微球市场规模



微球目前主要应用在肝癌治疗中,肝癌是我国第一大病种,我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慢性肝病后,就容易引发肝癌。在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肝癌患者临床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37万例,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载药微球市场占有率大概在30%左右,预计2025年能达到50%;单瓶微球价格价格为2万元,预计随着厂家增多,价格有望降低至1.5万元/瓶。


据此,我们预测载药微球在肝癌市场中,目前市场规模在40亿左右,未来预计能达到80亿。


同时,随着载药微球适应症逐步拓宽,在肺癌、子宫肌瘤上使用量增加,其市场规模会突破百亿,是一个较大的百亿品种。


表1:肝癌栓塞中载药微球市场规模测算

image.pn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华医研究院


图4:第三方预测介入栓塞市场规模

image.png

数据来源:亿欧智库、华医研究院





06

载药微球竞争格局



目前,临床上大规模应用于肝癌治疗的载药微球主要有DC/LC-Beads®(英国Biocompatibles公司)、HepaSphere®/QuadraSpheres(美国Merit医疗系统公司),以及国内生产的CalliSphere®(苏州恒瑞迦俐生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其中,恒瑞市占率最高,去年单年营收超过8亿,麦瑞通和波科相对较低。


表2:不可降解微球不同产品性能对比

image.png

数据来源:公开资源整理、华医研究院


DC/LC-Beads®利用阴离子磺酸盐通过离子交换机制将带正电荷的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立替康、吉西他滨等加载于微球上,微球直径主要有100~300 μm、300~500 μm、500~700 μm、700~900 μm等几种规格,载药量为5~45 g/L。


HepaSphere®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亲水、不可吸收和可膨胀微球,不仅可通过离子交换与带正电的多柔比星结合,还可通过吸水膨胀吸收不带电荷药物(如顺铂)。通常是干态保存,临床使用前需要溶胀。干燥状态下规格有30~50 μm、50~100 μm、100~150 μm、150~200 μm等几种。体外实验显示水溶液中微球直径约增大为原来的2~3.5倍,在人血浆中最大可增大4倍,故可根据血管塑形达到更好的栓塞效果。


CalliSphere®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极好的可变弹性,可压缩变形至50%,有较好的通导性,不易堵塞微导管,达到靶位后可以快速恢复至原状,有75~150 μm、100~300 μm、300~500 μm、500~700 μm、700~900 μm、900~1200 μm等几种规格。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肿瘤大小、血供情况和治疗目的选择不同的微球,从而达到理想的栓塞效果。100~300 μm粒径是最常用的载药微球,相关统计显示53%的法国患者应用了该粒径的微球进行治疗。因常见载药微球均为非降解型微球,需要警惕微球对周围正常肝脏及脏器误栓造成的损害。Lammer等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研究显示,DEB-TACE组的肝脏毒性低于c-TACE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主张采用特别小的粒径,以防止微球逃逸至肺部、大脑等其他器官造成意外后果。

 




07

新的载药微球技术


Vol.1

可降解微球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是不可降解微球,其栓塞治疗效果较佳,但由于不可降解的性质,其在临床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使用微球对子宫肌瘤进行栓塞时,会导致部分临床患者月经闭塞,子宫损伤,影响生育能力;在前列腺癌栓塞治疗中,也存在将正常组织栓塞致死、影响生育能力的不佳情况;同时由于栓塞大部分针对大血管,微小血管无法有效栓塞,会导致部分肿瘤细胞逃逸。因此,不少学者开始研究可降解微球


作用机理:肿瘤细胞在用不可降解栓塞微球栓塞时,主要通过对动脉血管进行栓塞;但由于肿瘤细胞狡猾且数量巨大,主流血管被堵塞后,往往不能完全被杀死,这时通常会诱发体内VEGF生长因子,促使部分没有杀死的肿瘤细胞,通过选择侧枝的细小血管供血,存活下来,这种情况下,也就出现了我们提到的肿瘤逃逸


由于此时,主流血管已经被堵死了,微末的细小血管再次栓塞存在较大困难,而药物释放也已经基本释放完全,针对这种逃逸的肿瘤细胞,临床上是很难处理的。


但是,如果采用可降解微球,一方面,可降解微球加快药物释放速度,可最大程度保证肿瘤细胞被杀死,产生较少的肿瘤细胞逃逸;另一方面,可降解微球在降解后,可以再次使用载药微球对主要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用药物再次杀死肿瘤细胞。


也就是说,可降解微球可以实现多次栓塞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直至最大化的杀死肿瘤细胞。


通常肿瘤细胞会在1个月内完全被栓塞死,1个月之后,栓塞微球药效基本发挥完全,且栓塞效果已基本很难再起作用,如果将可降解时间控制在2周左右,既能保证最大限度的栓塞癌细胞,也能保证血管再通,及时进行下一次栓塞。


目前,日本Terumo已经研发出可降解微球,拿到CE认证,正在申报FDA。相信未来,随着不可降解微球技术推向市场,更多癌症治疗也会逐步采用这一无创治疗手段,可降解微球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




Vol.2

可显影微球


可显影微球:现在的不可降解微球需要在DSA造影下,通过动脉注射到体内,无法很好的监测微球在体内的运动轨迹,尤其是进行术后回访时,需要再次注射DSA造影,才能够监测。


同时已经有相关文献表明,不可降解微球在1-2个月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导致原来的大分子微球降解为小分子,逃逸到其他的血管,堵塞其他组织器官,造成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针对这种情况的检测,目前临床上检测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实时监测微球的分布情况,对于临床指导以及再次栓塞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国内开始有厂家研发可显影微球,如恒瑞以及科瑞驰。


但是可显影微球的研发,相对于其他所有其他种类的微球来讲,难度是最大的,因为涉及两种材料配比,将材料采用合适的比例融合,既能显影,还能载药,是比较困难的地方。

 





出品方:华医研究院

作者:李欣

编者:李欣


医耘科技致力于以大数据提供医疗全产业链服务。公司的10C业务包括医疗健康产业市场营销服务、金融科技方案服务、产业咨询服务、品牌及商业运作等,致力于以大数据评价体系,助力企业全发展周期的成长和增值。旗下华医研究院是国内极少数一级市场医疗投资研究院,也是国内医疗投资全景图的界定者。专注医疗产业6大板块、36个子行业以及180+细分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企业成长性价值评价体系,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研究院已拥有上万家大健康企业的经营数据,并长期保持互动,实时更新企业最新动态,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企业大数据研究机构,被业内人士称为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标准普尔。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快速预约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