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医观察
华医研究院通过对最新上市的医药公司梳理,以及借助多年来的医药行业研究积累,逐渐构建出自己的投资逻辑。对此,我们也邀请到华医研究院总负责人刘云博士,同时也是华医资本创始人,拥有多年医药行业投资经验,来为我们分享医药投资行业的风口以及潜在的投资机会。
以下,enjoy:
1、 五月份是生物医药类企业IPO大月,共有9家公司成功登陆二级市场;从分布来看,共有IVD企业3家,高值耗材领域2家,疫苗类1家,CXO3家。
2、 自去年疫情以来,IVD及疫苗类引来全面爆发,一二级市场资本追逐的脚步没有停止的迹象,大概率资本市场的热度在年内不会消减,但是考虑到科创板近期审核趋紧的形象,这类企业需要加快上市的步伐,资本市场热度难以持续太久。
当然疫苗类属于创新药领域与IVD类相比更具有可持续性,但是现在一级市场对于疫苗类项目的估值已经极高,未来二级市场热度下降也会加大这类企业的投资风险。本次欧林生物按照五套标准上市,成为本月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短期也提升了生物医药类项目的信心,我们非常期待更多的五套标准上市的医药类公司突围而出。
3、 康拓医疗和奥精医疗属于高值耗材类,也属于新材料题材,一直受资本市场推崇,这两家公司目前营收规模还较小,属于小而美,未来的成长性更多取决于业绩增长,一级市场有很多这类标的靠讲故事做估值,随着集采深入到高值耗材领域,未来唯业绩才能支撑,投资人需要对个体优劣进行甄别。
4、 本月有三家CXO企业IPO,这不属于偶然事件,最近一年多CXO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赛道,没有之一。龙头药明康德的最近1年多市值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药明系才是国内医药健康类市值最高的家族,卖铲子的商业模式远远好于挖矿的,这一观点华医研究院已经无数次公开提及。
CXO爆发并非来源于资本市场的热度而是其业务实质引来了爆发时机,只要去分析这类标的的业绩增长幅度,就验证了这一观点,不仅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项目也一样如此,需求爆发式释放,供给远远不够,CXO成为优等生赛道是理所当然。
从本月三家企业来看,有一个趋势值得注意,这三家更多的是CDMO而非CRO,也提示CDMO将可能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当然未来CRO与CDMO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如果还能并购整合CSO,医药健康类企业的格局将会被打破吗?一切皆有可能吧。
5、 从二级市场可以清晰看到一级市场的价值,特别是IPO赛道的分析,华医将持续关注并带来观点,我们的观点也是自己践行的理论,近期我们追加了对早期投资的CDMO项目投资,也加快发展自己的CXO生态。
2、5月最新上市的医药公司汇总
#01
睿昂基因科创板上市
2021年5月17日,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发行价格18.42元/股,开盘价95元/股,总市值达到58亿。
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睿昂基因)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拥有自主品牌分子诊断产品的生命科学企业。
主要产品为血液病、实体瘤和传染病相关基因分子检测试剂盒,主要服务包括为研究性医院、医药企业、科研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企事业单位提供基因检测的科研服务。基于临床的需求,陆续推出针对中国高发的实体瘤NGS Panel,覆盖肺癌、直结肠癌、胃癌、乳腺癌、淋巴癌及卵巢癌等。
目前,公司在上海、苏州和武汉分别拥有通过CFDA认证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厂房和体系,截止2019年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8个,一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个,另有50多个正准备报证中。其中,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和UGT1A1基因型检测试剂盒是中国首家获批上市的产品。
#02
亚辉龙生物科创板上市
2021年5月17日,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本次A股公开发行的股份数4100万股,发行价格为14.80元/股,开盘价65元/股,以收盘价64元/股计算,上市当天市值达259亿。
公司成立于2008年,系一家技术国内领先、研产销一体化的专注于临床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主营业务为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为主的体外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现有化学发光、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四大体外诊断技术平台,产品涵盖自身免疫、感染免疫、生殖健康、糖尿病、心血管、肿瘤监测、内分泌代谢等业务领域。300余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卫生院、社区门诊及第三方检验中心等,打破了国际品牌的垄断,替代了进口产品。
#03
康拓医疗科创板上市
西安康拓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5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交易。发行价17.34元/股,首日收盘价92.05元,涨幅高达430.9%,总市值高达53亿元。
康拓医疗成立于2005年,主要产品应用于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和心胸外科胸骨固定领域。公司已取得12个Ⅲ类植入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包括多个细分领域首创产品。
康拓医疗PEEK材料颅骨修补板为首个国产PEEK材料颅骨修补产品,近年连续占据国内该产品第一大市场份额,实现了进口替代,同时,PEEK材料颅骨固定链接片也是公司首创,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同类产品。
表1:康拓医疗各产品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康拓医疗招股说明书、华医研究院
2018、2019、2020年营收分别为1.09亿元、1.47亿元、1.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35%,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0.50亿元、0.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84.6%。康拓医疗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整体上也稳步上升,分别为76.41%、79.72%、82.86%。
#04
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
奥精医疗科技股份,于2021年5月21日起上市交易,发行价格16.43元/股,开盘价80.02元/股,涨幅高达387%,总市值达150亿。
奥精医疗已成功将矿化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进行了临床应用的转化。公司研发的骨修复材料产品“骼金”“颅瑞”“齿贝”(分别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口腔或整形外科领域的骨缺损修复)均已在NMPA获得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同类海外产品“BonGold”还在美国FDA获产品注册证。
这些产品在包括国内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在内的四百多家医院获得了超过100万例的临床应用。
表2:奥精医疗各产品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奥精医疗招股说明书、华医研究院
其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因肿瘤、外伤、坏死、先天畸形等一系列病因所导致的骨缺损的修复,此类产品毛利率高。2018至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3.18%、82.90%及 83.81%。
#05
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诺泰生物)科创板上市
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月20日在本所科创板上市交易。发行价15.57元/股,截至当天收盘,该股报价77.5元,涨幅高达397.8%,总市值达180亿。
诺泰生物是一家聚焦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进行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营业务包括高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的一体化研发、开发、合成、生产和销售。
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医药定制研发生产(CDMO)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业务格局。目前,已完成了18种仿制药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布局,且自主开发的原料药已销往韩国大熊制药、印度西普拉、以色列梯瓦制药、普利制药、齐鲁制药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公司。
表3:诺泰生物各业务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诺泰生物招股说明书、华医研究院
公司近三年营收、净利均呈现较快增速。此次IPO,公司拟募资5.5亿元,主要用于杭州澳赛诺医药中间体、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多肽类药物及高端制剂研发中心项目、多肽类药物研发项目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定制、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的竞争力。
#06
欧林生物科创版上市
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标准的生物医药公司欧林生物,于5月20日启动科创板上市,公司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已有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3种疫苗产品上市销售。
除了已经上市的3种疫苗产品外,公司产品管线还拥有10种在研产品,其中AC-Hib联合疫苗处于 III期临床试验、重组金葡菌疫苗处于II期临床试验,另外新冠病毒疫苗(mRNA、多肽、重组)、A群链球菌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三组分)白破联合疫苗、百白破-AC-Hib联合疫苗(六联苗)等8种疫苗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在目前已上市的疫苗产品中,欧林生物在国内率先开辟破伤风疫苗疾控中心市场,销售收入从2017年的0.13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2.9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82.64%。2020年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销售收入营收占比达91.28%,预计未来依托市场先发优势仍有较好增长前景。
#07
圣诺生物科创版上市
圣诺生物主要研发生产原料药和多肽药物制剂,应用于自身免疫类疾病、HIV-1感染患者等,除此之外,公司还对外提供专业化多肽药物研发服务,承接国内外多肽项目尤其是创新多肽项目的CRO/ C(D)MO业务,可以达到年生产多肽原料药1.5吨,固体制剂4亿片(粒),冻干粉针、小容量注射液共3600万瓶,预灌装注射液500万支,卡式瓶注射液500万支的规模。
目前已经先后为成都地奥、浙江海正、哈药集团、海南中和、前沿生物(南京)等成功实现了多个一类多肽新药的产业化转化。
圣诺生物生产的国内首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卡贝缩宫素原料药、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已于2016年获批并上市,多个在研产品中有三个提交了上市申请,包括利拉鲁肽注射液仿制药。
利拉鲁肽注射液是目前医保目录中唯一的GLP-1类似物,2018年全球销售额是44.68亿美元,在海外是糖尿病药物销售额第一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近5亿元,同比增长近50%。
#08
皓元医药科创板上市
皓元医药成立于2006年,是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新药开发中相关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及特色医药原料药、高级中间体的研究开发、有机合成砌块、高端试剂研发销售等。
同时,公司也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新药和仿制药的委托开发、药证申报、生产技术改进服务。
皓元医药拥有高活性原料药(HPAPI)开发平台、多手性复杂药物技术平台、维生素D衍生物药物原料药研发平台、特色靶向药物开发平台、药物固态化学研究技术平台、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库开发孵化平台在内的6个核心技术平台,服务范围涵盖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心脑血管、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治疗领域。
表4:皓元医药各业务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皓元医药招股说明书、华医研究院
同时,公司建立了千克级GMP条件实验室和医药研发中心,在香港、美国均设立了商务中心。
#09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月25日,上交所发布公告,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过会。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azyme Biotech Co.,Ltd)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于自主建立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先后进入了生物试剂、体外诊断业务领域,并正在进行抗体药物的研发,是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
三大产业线中,生物试剂营收占比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一直占比最高;POCT诊断试剂增速最快,从2017年度的0.24%提升到2020年的44.69%。
2020 年 1-6 月,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公司生产的新冠检测试剂盒以及作为新冠检测试剂生产原料的生物试剂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大幅增加,主营业务收入为 79,218.07 万元,较 2019 年全年增长 196.49%。
期待下一期与大家继续分享观点与实践,我们下期见!
出品方:华医研究院
作者:李欣
编者:李欣
H.Y
医耘科技致力于以科技提供医疗全产业链服务。公司的10C业务包括医疗健康产业市场营销服务、金融综合方案服务、产业咨询服务、品牌及商业运作等,致力于以大数据评价体系,助力企业全发展周期的成长和增值。旗下华医研究院是国内极少数一级市场医疗投资研究院,也是国内医疗投资全景图的界定者。专注医疗产业6大板块、36个子行业以及180+细分领域,已完成数百份医疗行业的投资研究报告。拥有行业领先的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积累储备了丰富的国内外优质项目资源,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研究院已拥有上万家大健康企业的数据,并长期保持互动,实时更新企业最新动态,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企业大数据研究机构。